纽约气候峰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2014年9月22日下午5:46
奥尔登迈耶
前的贡献者

9月23日,全世界的目光都将集中在纽约,160多位国家元首和其他高级政府官员将来到联合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峰会重点关注一个问题:需要采取有效行动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威胁。

作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表示,“时间不多了。我们越拖延,付出的代价就越大。气候变化正在加速,而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已经对农业、水资源、人类健康以及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昂贵和重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全面风险。”

照片:southbendvoice / Flickr

照片:southbendvoice / Flickr

气候峰会是一个进程的非正式开端,这个进程最终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削减碳排放的承诺,减少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风险,并找到公平的方式来支持那些面临我们无法控制的变暖后果的国家。

出席峰会的世界领导人必须表明他们完全理解危险气候变化对其公民的繁荣和福祉造成的影响;它们还必须承认,它们有集体责任采取紧急行动,减少这一威胁。

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采取行动,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报告由全球立法者组织最近记录的。近100个发展中国家现在有了可再生能源政策。碳定价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40个国家和20个地方政府拥有某种形式的爱;超过20%世界上所有的排放都受到碳排放上限或价格的限制。

但如果我们要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就需要采取更大的行动。最重要的是,政府和私营部门都必须立即将投资从造成问题的污染化石燃料转移到可以解决问题的高效可再生能源技术上。

会上将推出有用的倡议(到此)跨越一个国家的高峰行业范围,包括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行动承诺。但这些只是各国减排承诺的首付款已经同意在预备阶段提出2015年12月巴黎会议届时将达成一项全面的新气候协议。

虽然这些领导人参加纽约峰会是可取的,但他们的缺席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了解气候威胁,也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在国内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威胁。

以中国为例:就在最近,中国领导人宣布了一项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计划将于2016年开始的经验,建立在七个区域项目现在在进行中。虽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但该国的排放强度,即每单位GDP增长产生的排放量,下降了.和就在上周日前,中国国务院提出了打击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的新法律草案,燃煤严重影响了中国公民的健康。中国将派代表出席下周的纽约峰会张高丽副总理他将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出席气候谈判的级别最高的中国官员。预计他将详细阐述中国限制煤炭消费的计划。中国约80%的碳排放来自煤炭。

德国还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重大行动。该国进行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能源转型之一,同时仍是欧洲最强大的经济体。德国目前有近3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并有望将这一比例提高到到2030年,45%.德国承诺到2030年,将全球变188金宝搏手机版暖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约55%。7月在柏林举行的彼得斯堡气候对话上,德国总理默克尔承诺7.5亿欧元用于建立新的绿色气候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当德国环境部长的时候芭芭拉·亨德里克斯将代表德国出席气候峰会,而不是总理默克尔。很明显,德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领导力和行动将成为联合国峰会的前沿和中心。

气候峰会不仅是五年来关注气候变化的最大规模国家元首聚会;目前,公众支持采取行动的呼声空前高涨。周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气候示威游行在纽约街头举行人民气候游行;同一天也举行了类似的游行世界各地

轮询欧洲,美国其他国家也对气候行动表示支持。美国选民是这么说的超过两倍的可能性投票给支持气候行动的候选人而不是不支持气候行动的候选人。高达84%的德国人想要尽快转向完全可再生能源经济,在澳大利亚,五分之三的澳大利亚人希望保留托尼·阿博特总理取消的碳排放税。因此,虽然各国领导人有机会在纽约说到做到,但很明显,选民们将要求他们在峰会回国后付诸行动。

从现在到2015年巴黎会议,世界各国领导人需要在气候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纽约会议将为这段时间定下基调。他们需要在未来15个月里继续保持接触,以制定出政治妥协方案,使部长们和谈判代表们能够制定出一项公平和雄心勃勃的协议。

这将通过双边和多边讨论来实现。例如,就在气候峰会一周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将会开会奥巴马总统在华盛顿,以及国务卿约翰·克里明确表示当他7月份访问印度时,气候变化是美印对话的前沿和中心。在APEC北京峰会同样,默克尔总理也明确表示,气候变化将是她主持峰会时的一个重要议题七国集团峰会在德国举行明年6月。

气候峰会不会是这一进程的终点;这只是个开始。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言布鲁塞尔演讲在4月,“需要做很多繁重的工作。我们需要运用政治勇气、技术诀窍和对人类需求的敏感。人类造成了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寻找解决方案。”

注: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杰夫·内斯比特博客上的一篇客座文章,“在边缘”,在usnews.com。